产融结合如何在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的道路上发挥有效支撑?湖南省属国企今年在探索运用商业保理服务实体产业方面持续发力。
12月20日,湖南建工集团旗下中湘建融保理与兴湘集团旗下兴湘保理在长沙签订联合保理业务合作协议,金额10亿元。这是湖南省第一笔联合保理业务,开启了湖南省属国企商业保理业务开拓创新、抱团发展、打通“资产-资金”端通道赋能实体经济的新篇章。
投放9000万元 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湖南省首单联合保理业务花落乡村振兴领域。 本次落地的首单投向了湖南建工集团所属湖南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永州县域10800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投放金额为9000万元。 该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将助推当地畜牧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带动农业增效与农户增收,而且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通过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这个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既肩负着政治担当,又体现了企业责任,我们希望把它做成精品项目、样板项目。第一笔款将在本周发放到位,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融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兴湘保理相关负责人告诉国资潇湘融媒。 依托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及时满足上下游中小企业短频快急的融资需求,商业保理公司越来越成为保链、护链的生力军。 今年以来,商业保理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加快了步伐。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今年4月,全国首单乡村振兴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天津问世,发起机构为新希望(天津)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产品发行后,该公司为优先级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提供差额支付承诺,这意味着将有众多农户和中小农企从中受益。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基础上,我国已踏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大道。未来,更多资本将投资到农业农村,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建设等项目。在以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国有企业所扮演的角色值得关注。 产融结合新探索 搭建互通平台助力实体企业 对于联合保理的探索,全国层面来看虽已有先例,但仍较为少见。 国资潇湘融媒经梳理发现,2018年8月,央企中国铁建财务公司与招商银行总行合作,推出了联合保理业务,首笔落在中铁十四局,金额2.92亿元,年化综合成本5.38%。2019年8月,合肥国企兴泰保理联动安振保理、马钢保理成功落地1.5亿元皖北煤电联合保理项目,探路市、省、央企三方保理公司的携手共赢。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在湖南省内率先试水联合保理,叠加了湖南建工集团的产业优势和兴湘集团的强大融资能力、低财务成本优势,背后彰显出双方灵活务实的工作机制和注重创新的金融支持能力。通过搭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互通互融,为实体企业具体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切实保障,必将对促进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今年7月,作为湖南千亿级建筑国企的湖南建工集团,以及湖南省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的兴湘集团,相继成立中湘建融保理公司和兴湘保理公司,迈出了产融结合的重要步伐。 中湘建融保理作为湖南建筑行业首家商业保理公司,承担着湖南建工集团完善建筑产业全生命周期布局、实现降本增效、探索优化供应链体系的重任,通过探索创新,因企施策,致力开辟出一条明显有别于传统业务模式的“新路径”。 兴湘保理聚焦为省属企业、在湘央企上下游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为企业应收账款盘活和资产结构优化提供金融服务,以优化产业供应链,助力实体企业资金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和高质量发展,是兴湘集团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 两家省属保理公司成立以来,在服务各自集团主业、推进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也成为了湖南商业保理行业举足轻重的新生力量。 国资潇湘融媒了解到,年内还将在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落地一笔联合保理业务,授信额度约5亿元。 未来,双方将继续下沉到产业链一线,挖掘行业细分领域的优质资源,在联合保理方面深耕、深挖,实现金融产品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发力,为湖南省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落实五项重点任务的实施,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何谓“联合保理”? 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保理商共同合作保理业务,共同分担资金压力,并形成风险防控的联动机制。联合保理能够提供大额、长期的融资,实现不同保理公司之间的资产和资金优势互补,抱团取暖的同时完善信用体系网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拓宽保理公司的融资渠道。一方面有力打破了信息壁垒,为构建信息共享长效机制打好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有效拓宽了业务渠道,为今后供应链金融的“团队作战”埋下重要伏笔。
责编:马菀倬
来源:国资潇湘